9月8日,美国康奈尔大学韦尔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个新的科学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一个叫“突显网络”的区域比健康人群显著增大,甚至在情绪症状缓解后,该区域依然保持放大状态。
这一发现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抑郁症的改善和反复问题再次被提上了公众议程。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突显网络,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但它在大脑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简单来说,突显网络是大脑中的“警报系统”,负责帮助我们监测外界环境,并在需要时提醒其他脑区作出适当反应。它是我们应对突发事件、关注重要信息的关键机制。
然而,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突显网络远比健康人群要活跃得多,甚至占据了大脑皮层更大的部分。研究人员对135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大脑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这一区域在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占比可达健康人的两倍。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区域的异常增大,意味着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容易过度关注负面刺激和情绪,这就像大脑时刻处于“警戒状态”。即使在抑郁症状得到缓解时,突显网络依然无法回到正常水平,这或许是抑郁症患者病情容易反复的根源之一。
▲ 图片来源于研究报告
研究小组还分析了一项追踪儿童脑部发育的大规模研究的数据,在12,000名调查对象中,有57名儿童在青春期患上抑郁症。
数据显示,尽管这些后来患上抑郁症的儿童在13岁之前尚未出现症状,但他们脑部的“突显网络”在9岁时就比同龄健康人更大。研究人员推测,较大的“突显网络”可能与遗传有关,而人在抑郁状态下持续关注负面刺激,可能导致“突显网络”过度使用,从而使该区域进一步扩大。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的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压抑情绪、挫败感、悲伤和乏力等。这些症状在男生和女生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抑郁倾向的青少年在大脑网络结构和症状表达上,与抑郁高风险群体非常相似,意味着他们更容易发展成抑郁症的重度患者。这一发现对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监测突显网络的变化,或许可以在青少年中提早发现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并进行及时干预。
▲ 图片来源于研究报告
抑郁症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疾病,研究发现,该疾病也存在非常多的神经生物学标志,此外,也与性别、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
数据显示,女性的抑郁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调查显示,女性在生活中承受着更多的压力,来自家庭、职场的双重挑战使她们更容易陷入抑郁状态。无论是生育带来的身体和情绪变化,还是在职场中的歧视与挫折,女性常常在这些问题上独自承受。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网友评论道:“女性应该得到更多的支持,生育和育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为什么还要为此承担更多的职业压力?”社会应当对女性给予更多的理解和福利,才能帮助她们更好地平衡家庭与工作,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也有网友表示:
关于抑郁症,大家怎么看呢?
SIMC脑病中心小助理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