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威胁” - 帕金森病的防与治

2024-12-10

在静谧的晚年时光中,帕金森病如同一个无声的阴影,悄悄侵蚀着无数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据统计,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为1.7%(数据来自《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目前帕金森病已成为了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我国中老年人的又一常见病。让我们一起揭开帕金森病的神秘面纱,共同守护家中老人健康。

 

一、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ism),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具有特征性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还会伴有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嗅觉障碍、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认知障碍。帕金森病且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成为老年人健康的“隐形威胁”。

图片来源:网络

二、帕金森病的成因探秘

 

 

图片来源:网络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约20%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单基因变异,如LRRK2、GBA1、VPS35和SNCA等基因变异。(数据来自美国国立神经学疾病与中风研究所(NINDS))

环境暴露:长期接触杀虫剂、氯化溶剂等化学物质与帕金森病风险增加相关。

疾病因素:2型糖尿病、某些炎症性疾病和感染可能增加帕金森病的风险。

保护因素:吸烟、摄入咖啡因和增加体力活动可能与帕金森病风险降低相关。

内在机制:炎症、免疫失调、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蛋白质聚集、自噬功能受损以及内溶酶体系统功能障碍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共同病理机制。

三、帕金森病的症状警示

  1. 静止性震颤:通常是首发症状,手指如同弹钢琴般不由自主地颤抖。

  2. 肌肉僵直:肌肉紧绷,活动受限,导致行动迟缓。

  3. 运动迟缓:日常动作变得缓慢,影响生活质量。

  4. 姿势平衡障碍:站立和行走困难,容易跌倒。

  1. 嗅觉减退:往往是早期信号,需引起重视。

  2.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中断等问题困扰患者。

  3. 认知障碍: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4.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便秘、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

 

图片来源:网络

 

帕金森病虽然不直接致命,但其带来的诸多症状和并发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感染、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随时可能成为压垮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帕金森病的防线构筑

1.预防先行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对于任何疑似症状,都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

积极锻炼和脑力活动,如打太极、读书写字,有助于延缓神经退行性变化。

均衡饮食,远离有害化学物质,为健康保驾护航。

2.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合理使用抗帕金森药物,注意个体化治疗和副作用管理。

手术治疗:对于适合的患者,rTMS、微创DBS、无创“磁波刀”等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症状。

康复治疗:专业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帕金森病,这位老年人健康的“隐形威胁”,虽然难以完全避免,但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老年人的健康护航,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美好。

提交成功

SIMC脑病中心小助理会尽快联系您~

微信扫码小程序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