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刺猬》看癔症-黑色幽默下的精神障碍

2024-10-29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未曾驯服的秘密角落,那里藏着最原始的渴望与挣扎。

图源:电影《刺猬》

 

电影《刺猬》剥开生活的外衣,通过主角王战团的经历,讲述了一个患有癔症的病人王战团(葛优饰)与一个敏感沉默、因口吃而自闭的少年周正(王俊凯饰),在他们的家庭和社区中引发了一系列的闹剧和混乱的故事,将精神癔症患者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本文将从癔症的角度出发,带您了解这一现象,以及如何在心灵困境中寻求自由。

 

图片

什么是癔症

图片

癔症,又称分离转换障碍(Dissociative Conversion Disorder),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如幻觉、妄想、身份解体等。

 

图片

产生癔症的原因

图片

图片

1.心理因素

个体可能在面临极度的情绪压力、心理创伤或焦虑时产生癔症。例如,遭受严重的心理打击、恐惧、悲伤或长期的紧张状态都可能触发癔症。

图片

2.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中的压力,如经济困难、社会地位的变化、人际关系冲突等,都可能导致个体产生癔症。

图片

3.家庭因素

家庭不和、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教育方式等问题,也可能成为癔症的诱因。家庭中的不支持或过度保护可能会增加个体患癔症的风险。

图片

4.文化因素

在某些文化背景下,特定的信仰和行为模式可能导致癔症的发生。例如,对于某些超自然现象的迷信可能会诱发癔症症状。

图片

5.生物学因素

尽管癔症主要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社会现象,但也有研究表明,遗传、大脑化学物质失衡等生物学因素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发挥作用。

图片

6.成长历史

个人的成长经历、过去的创伤经历等,也可能成为癔症的触发因素。

 

图片

癔症的临床症状

图片

在电影《刺猬》中,主人公王战团和周正都表现出精神癔症的特征。王战团对太平洋的执着追求,以及周正的口吃,都是精神癔症的具体表现。

图源:电影《刺猬》

 

(一)分离症状

图片

 

 

1.意识障碍

患者出现意识范围狭窄,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变得模糊,注意力难以集中,但这种意识障碍通常是短暂的,可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恢复。

 

2.人格解体

患者感觉自己的身体或精神状态变得陌生,仿佛自己从旁观者的角度在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思维,这种体验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不安。

 

3.情感爆发

精神癔症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在受到轻微刺激或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可能会突然出现剧烈的情绪波动,如大哭大笑、喊叫吵闹等。情绪爆发时,患者的情感表达往往较为夸张,与实际情境可能不相称。

 

4.遗忘

包括选择性遗忘和阶段性遗忘。

选择性遗忘是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事件或经历无法回忆,而这些事件往往与患者所经历的创伤性或不愉快的事情有关。

阶段性遗忘则是患者对某一时间段内的记忆缺失,遗忘并非由器质性脑部病变引起,而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二)转换症状

 

 

 

1.运动障碍

肢体瘫痪是较为典型的表现之一,但这种瘫痪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不同,它通常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损伤体征,其表现形式和程度可能会随着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暗示而发生变化。

 

2.痉挛发作

患者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类似癫痫发作,但脑电图检查通常无癫痫样放电。

 

3.感觉障碍

患者感到身体某一部位的感觉消失,如皮肤麻木、触觉减退等。感觉缺失的范围和程度可以各不相同,医学检查往往无法发现与之对应的器质性病变。

 

4.感觉过敏

患者对轻微的刺激会产生过度强烈的感觉反应。

 

此外,还可能出现特殊感觉障碍,如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的异常,如突然失明、耳聋、嗅觉丧失等,但相关的器官检查并未发现实质性的病变。

 

 

 

 

 

癔症的治疗方式

 

图源:百度健康医典

(一)心理治疗

 

 

1.认知行为疗法(CBT)

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缓解症状。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纠正过度担忧的思维方式,让其了解到自己的身体症状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并通过行为训练,如放松训练、逐渐增加身体活动量等,来减轻身体不适和焦虑情绪。

 

2.暗示疗法

利用暗示对患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一般采用言语暗示、药物暗示、环境暗示等多种方式,同时配合舒适的治疗环境和积极的语言引导,使患者在潜意识中接受这种暗示,从而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缓解症状。

 

3.心理动力学治疗

旨在帮助患者探索和理解其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情感,促进心理成长和人格整合。通过与患者进行深入的交谈,分析其童年经历、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情感需求,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药物治疗

 

 

尽管药物治疗不能根治精神癔症,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于缓解患者的症状。

例如,对于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可以使用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来改善情绪状态;对于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可使用助眠药物来帮助其改善睡眠。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循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三)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等。

1.物理治疗

包括按摩、理疗、外界刺激等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身体不适症状,提高身体的舒适度。

2.职业治疗

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技能,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3.社交技能训练

旨在患者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交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通过综合的康复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癔症的预防

 

心理健康教育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精神癔症等精神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减少对精神疾病的误解和歧视。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宣传活动等方式,让人们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如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以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注重培养个体的心理素质,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情绪稳定性、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等。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健康培训课程、进行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个体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和不足之处,学习有效的心理调适技巧,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鼓励个体积极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及时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缓解心理压力。同时,社会也应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如心理咨询机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等,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心理支持渠道。

 

 

电影《刺猬》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癔症患者在困境中的挣扎与追求。面对精神癔症,我们需要关注、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牢笼,实现真正的自由。从此,我们不再被万事万物所卡住,勇敢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提交成功

SIMC脑病中心小助理会尽快联系您~

微信扫码小程序浏览